<bdo id="ooo66"><center id="ooo66"></center></bdo>
  • <table id="ooo66"><option id="ooo66"></option></table>
  • 義烏八旬老人致信人民網:感謝多方支持 為民留住鄉愁
    2017-01-11 08:40:47

    義烏八旬老人丁樟祿致信人民網

   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 2015年8月,人民網全文轉載了《金華日報》刊登的浙江省義烏市“”

    1970年,因為修建柏峰水庫,義烏市赤岸鎮山口村沉入水庫之下,原來的山口村村民舉村遷移被分散安置到臨近的30個村莊。人們沒想到,30多年后一個老人開始了一段漫長的尋訪之旅,他用8年時間,付出了無數心血,用10多萬字記錄鄉愁——《山口,一個消失了的村莊》(2015年9月版書名修改如上

    丁樟祿老人信中說,自己很欣慰能在有生之年為公益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,對所有幫助過他的人尤其是素不相識的“仁人志士”表示衷心感謝。在人民網今天的電話采訪中,老人聲音洪亮,再次提到銘刻著山口村人鄉愁的紀念碑,提到當地政府和領導對老百姓的關心與支持,對媒體連聲致謝。

    丁樟祿隨信附上的“山口村遺址”紀念碑照片

    據《金華日報》報道,多年來,丁樟祿利用休息時間,跑城里查檔案資料,到原山口村村民后代工作的單位了解情況,到佛堂、赤岸兩鎮的30個村莊走訪原山口村民……一應花銷全部從他個人微薄收入中支出。經過8年奔波,丁樟祿終于在2014年年底寫出初稿,義烏市檔案館將其列入了年度出版計劃。

    據統計,從2006年開始,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推進,我國平均每天有20個行政村正在消失。村莊可以消逝,但絕不應被遺忘。正如《金華日報》文章稱,丁樟祿的書為我們推開了一扇留住鄉愁的窗戶。

    丁樟祿隨信附上的原山口村照片

    丁樟祿隨信附上的山口村遺址照片

    丁樟祿隨信附上的書和多張照片

    (責編:仝宗莉、張玉珂)
    上一頁:支付寶回應"密碼能被他人修改":已提高安全等級.. 下一頁:陜西回應"學生舉報學校重污染天補課反遭告發批評"..
    ?